刑事诉讼中如何使用行政执法证据/杨维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9:38:15   浏览:958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修改后刑诉法第52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一条款强化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对于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的行政执法证据范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探讨。

上述条款中的“等”字如何理解?从字面意义上看,列举后加“等”字既可以理解为“列举后煞尾”,也可看作是“列举未完”。有观点认为:在本条本款中,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仅仅包括条文中明确列举出来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四种证据,而不包括修改后刑诉法第48条中列举的其他证据种类。目前持这种观点的,在理论和实务界不是个别人,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认为,此处虽然列举了“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四种证据,但仍未列举穷尽。另外,修改后刑诉法多处使用了列举后加“等”字的模式。这些“等”字只能理解为“列举未完”的意思。退一步讲,倘若立法本意为“列举后煞尾”,这个“等”字就没意义,应当删除。

事实上,2011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明文规定,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收集、调取、制作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检验报告、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审查,人民法院庭审质证确认,可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笔者认为,修改后刑诉法实施后,至少,行政机关依法制作的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可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如果统一由司法机关重新制作,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侦查机关的负担,而且实际上因为时过境迁,重新收集此类证据,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当然,并非任何行政执法证据都可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行政执法部门制作的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调查笔录,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作为刑事证据使用的,应当依法重新收集、制作。”修改后刑诉法第5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行政执法部门所作的证人证言,原则上应当由侦查机关重新收集、制作笔录后才能转换为刑事诉讼证据。但依据修改后刑诉法第52条第2款所作的特别规定,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机关也没有必要自缚手脚,完全排除行政机关收集的证人证言的效力。特殊情形下,仍然可以利用行政机关收集的证人证言。如,有的证人作证以后下落不明或是失去作证能力、死亡等,无法再找其当面核实。侦查机关应对行政机关调查程序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注意审查行政执法证据与犯罪嫌疑人供述、书证、物证等是否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此类证据经过侦查机关、公诉机关的严格审查,再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也应该作为定案根据。

值得注意的是,修改后刑诉法第54条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诉讼规则和司法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律义务。对照来看,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要想成为刑事诉讼证据,前提条件是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必须具备关联性(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真实性(证据形成的原因、发现证据的客观环境、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等、提供证据的人或证人与行政机关是否有利害关系等)和合法性(是否符合法定的形式、证据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涉台事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印发《司法行政涉台事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2年8月22日司发通[1992]0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


  现将《司法行政涉台事务管理办法》发布施行,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部。
  司法行政对台工作是全国对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司法行政对台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在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指引下,为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作出积极贡献。
  对台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地要加强请示汇报,严格执行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遵守各项对台工作纪律。
  附:
  

司法行政涉台事务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司法行政涉台事务管理,推动两岸法学界、法律界的交流和往来,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办理涉台事务,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宣传党和国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宣传大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增加台胞对大陆的了解。
  第三条 司法部对司法行政涉台事务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司法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具体管理司法行政涉台事务。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及部直属单位、归口管理单位不得与台湾团体、人士商谈有关涉台公证、律师、司法协助及其他司法行政事务的政策问题。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及部直属单位,归口管理单位的下列涉台事项须报司法部批准:
  (一)由海峡两岸共同组织的法律问题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等交流活动;
  (二)邀请台湾人士来大陆参加会议或其他活动;
  (三)受台湾有关单位、个人邀请赴台参加其举办的会议或活动;
  (四)赴台参加在台湾举行的国际会议;
  (五)邀请台湾法律界团体或个人来大陆参观访问;
  (六)部属院校举办有台湾人士参加的讲习班或讲座;
  (七)受台湾有关单位、个人邀请赴台讲学或邀请台湾有关人士来大陆讲学;
  (八)二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举办的由大陆学者参加的台湾问题研讨会;
  (九)部管律师事务所与台湾律师机构建立互相委托法律事务的关系;
  (十)其他重要的涉台事项
  前款事项须司法部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审批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 下列涉台事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批准:
  (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由大陆学者参加的台湾问题研讨会;
  (二)台湾人士参观经司法部批准开放的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所;
  (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律师事务所与台湾律师机构建立互相委托法律事务的关系;
  (四)司法部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批准的其他事项。
  第(二)项的批准事项应报司法部备案。
  第七条 司法行政干警及司法行政机关所属单位工作人员赴台探亲、奔丧的,依照有关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 司法行政各项业务涉台的,按司法部对各业务的专门规定办理。
  第九条 接待来大陆参观访问或进行学术交流的台湾团体,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活动结束后应将情况书面报告司法部。
  活动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公开报导。
  第十条 按规定需要审批的涉台事项,年度计划内的,应在三十日以前拟定专项预案报批,需要公开报导的,一并报批。对临时遇到的涉台事务,应及时请示汇报。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应加强对涉台工作人员的培训。涉台事务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有关纪律和规定。
  第十二条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与政府对台工作机构的联系,对管理权限范围内的重大涉台事项,应向同级政府对台工作机构通报。
  第十三条 涉台事务中遇有本办法未规定的问题,应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
  第十四条 司法部过去有关对台工作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布《高压电缆选用导则》等58项电力行业标准

国家经贸委


国家经贸委公告2002年第22号 公布《高压电缆选用导则》等58项电力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公 告
二○○二年第22号
 
公布《高压电缆选用导则》等58项电力行业标准
  国家经贸委批准《高压电缆选用导则》等58项电力行业标准,其中《水电水
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为强制性标准,其余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公
布,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58项电力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附件:
 
58项电力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1
DL/T 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 401-1991

2
DL/T 445-2002
大中型水轮机选用导则
DL/T 445-1991

3
DL/T 507-2002
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
DL 507-1993

4
DL/T 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DL/T 537-1993

5
DL/T 764.4-2002
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  


6
DL/T 768.1-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可锻铸铁件
SD 218.1-1987

7
DL/T 768.2-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锻制件
SD 218.6-1987

8
DL/T 768.3-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冲压件
SD 218.7-1987

9
DL/T 768.4-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球墨铸铁件
SD 218.4-1987

10
DL/T 768.5-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铝制件
SD 218.5-1987

11
DL/T 768.6-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焊接件
SD 218.2-1987

12
DL/T 768.7-200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钢铁件热镀锌层
SD 218.3-1987

13
DL/T 790.41-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
第4部分:数据通信协议
第1篇:通信系统参考模型  

14
DL/T 790.51-2002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
第5部分:低层协议集
第1篇:扩频型移频键控(S-FSK)协议  

15
DL/T 798-2002
电力系统卫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87)国电讯字第16号

16
DL/T 799.1-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17
DL/T 799.2-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  

18
DL/T 799.3-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  

19
DL/T 799.4-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生产性毒物监测  

20
DL/T 799.5-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5部分:高温作业监测  

21
DL/T 799.6-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22
DL/T 799.7-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7部分:极低频电磁场监测  

23
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24
DL/T 802-200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  

25
DL/T 803-2002
带电作业用绝缘毯  

26
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27
DL/T 805.1-2002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1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处理  

28
DL/T 806-2002
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用阻垢缓蚀剂  

29
DL/T 807-2002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  


30
DL/T 808-2002
副产硫酸铵  

31
DL/T 809-2002
水质浑浊度的测定  

32
DL/T 810-2002
±500kV直流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技术条件  

33
DL/T 811-2002
进口110 kV~500kV棒式支柱绝缘子技术规范
SD 331-1989

34
DL/T 812-2002
标称电压高于1000 V架空线路绝缘子串工频电弧试验方法  


35
DL/T 813-2002
12kV高压交流自动重合器技术条件
SD 317-1989

36
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37
DL/T 815-200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8
DL/T 817-2002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39
DL/T 818-2002
低合金耐热钢碳化物相分析技术导则  

40
DL/T 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41
DL/T 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DL/T 5048-1995

42
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
DL/T 5069-1996

43
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SDGJ11-1990

44
DL/T 5143-2002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45
DL/T 5145-2002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  

46
DL/T 5153-2002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SDGJ17-1988

47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SDGJ94-1990

48
DL/T 5155-2002
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SDJ2-1988第4章第3节

49
DL/T 5156.1-2002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
第1部分:测量
SDGJ35-1984

50
DL/T 5156.2-2002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
第2部分:岩土工程
SDGJ36-1984

51
DL/T 5156.3-2002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
第3部分:水文气象
SDGJ40-1984

52
DL/T 5156.4-2002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
第4部分:水文地质
SDGJ41-1984

53
DL/T 5156.5-2002
电力工程勘测制图
第5部分:物探
SDGJ39-1984

54
DL/T 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55
DL/T 5158-2002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56
DL/T 5159-2002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
SDGJ81-1988

57
DL/T 5160-2002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描述技术规定
SDGJ67-1984

58
DL 5162-200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